园区概况 - 射阳县高新科技创业园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园区 > 园区概况

      射阳县高新科技创业园于20059月经射阳县委、县政府批准建设,2019年被盐城市委、市政府批准为盐城市市级工业园区,2023年创成盐城市4A级园区。园区北起新民河,南起德发大道,东至发鸿北路,西到射阜淮线,总体规划面积9.26平方公里,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设有中小项目区、规模项目区、科技孵化区、仓储物流区和商务生活配套区五大功能板块,已形成电力电气、医疗健康2大主导产业和无损探伤1地标产业的“2+1”产业体系。目前,园区已建成近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2亿元,建成厂房70万平方米。现有入园工业企业323家,职工近800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6家。2023年,被表彰为盐城市沿海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2024年实现工业实时开票销售75.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6亿元,工业产值47.5亿元

        品牌成为靓丽名片。园区注重品牌的创建和形象的提升,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火炬盐城射阳无损探伤设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磁粉探伤设备制造基地”等4个国家级品牌。园区还获得“江苏省首批20家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省级特色产业集聚示范基地”、“江苏省高新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江苏省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江苏省探伤机械科技产业园”、“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加速器”、“江苏省劳动关系和谐示范园区”等9个省级以上品牌,充分体现园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区域位置优势彰显。射阳县高新科技创业园位于射阳县县城西北部,东距离射阳港港口15公里,西达G15高速射阳入口、高铁射阳站10分钟,南抵盐城国际机场30分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已融入上海、南京、杭州、青岛1.5小时经济圈。园区内道路纵横,东西4条、南北8条支干道路覆盖园区,北环西路、S226(机场路)贯穿园区。园区绿化四季常青,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园区LOGO、标牌等标识系统健全,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园区形象,电、气、网络、污水管网、给排水系统、集中喷涂中心等基层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齐全。标准厂房林立,创业者拎包即住;县城30万人口,人力资源丰富。

      科技创新卓有成效。科技创新是园区永恒的发展定位。园区坚持“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制定和出台若干创新扶持政策,积极引进科技型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技术、资金共享。与河海大学合作共建河海大学射阳智能装备创新研究中心、河德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河海大学射阳技术转移中心,与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合作成立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打造孵化基地、智能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园区现有院士工作站1家、研究生工作站2家,引进科技副总和研究生以上高端人才42名;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2家,科技民营企业91家;建成省级工程中心4个、市级40个;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产品企业22家、市级96家;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475件,省著名商标4成功引进技术成果落地转化15件、每年举办专家培训20多场次。

      产业实现集聚发展。园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电力电气医疗健康、无损探伤的“2+1产业体系。苏北最大的探伤设备企业——江苏赛福探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电力电气企业——江苏光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盐城天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医药健康企业——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成为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力量和重要支撑。无损检测设备是高端装备产业的主打品牌,发展起步较早,技术力量雄厚,磁粉探伤设备市场占有率占到全国的90%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0多个国家。园区内现有无损检测设备及配套生产企业120多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磁粉探伤机生产基地和国家火炬无损探伤设备特色产业基地。

      积极打造投资沃土。园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招商至上”的发展理念,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载体,围绕“2+1”产业布局,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全力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年均引进优质项目20个,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和投资客商来园区创新创业。苏州成立合德·苏州协同创新中心,逐步构建“研发在离岸,生产在园区”的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吸引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和企业研发中心入驻。园区以创新管理机制为抓手,采用科学化、市场化运作模式,精心打造涵盖创业指导、项目服务、科技孵化、招工培训、社保经办、融资担保、法律援助、后勤保障等八大服务体系,全力塑造合我意优质服务品牌,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产业发展新高地和投资兴业优选地。